嗨,親愛的聲藝人:
這是來自聲藝團隊的電子報,將由聲藝的 2 位夥伴與你一起分享我們的生活。歡迎接收這幾件幫你聲藝上門的大小事,祝你聊天破冰,生意順利,人生豐富充實!
2025 轉眼就過完了 2/3,剩下的 1/3 你還有油繼續嗎?繼續衝刺還是繼續放棄呢?
八月整個月我們都在為新的線上課程募資奔忙,我上了好多節目、週末寫課程,Lola 則是已經完全華麗轉身成廣告投手,做了各種廣告素材投放,不知道你在這段期間看到了幾版呢?總共有超過 33 版!如果你被轟炸到覺得厭煩,真的非常感謝你的包容;當我更了解人心後才理解到:重要的事必須要講五遍以上,才「有可能」被聽進去。那種會說「這不是早就講過了嗎?」「我已經聽過了」的人,屬於原本就不可教化的族群😂;以《馬克信箱》來做例子好了,會認為每次都在回信,回的內容也大同小異的人,本來就不會是我們的聽眾。
重複做自己認為有意義、有價值的事,不害臊,不因為內心的習慣覺得糗、覺得俗、覺得沒格調而內耗。我想只有當我們更認真、更自豪地看待自己所做的事,也才能更開心更有收穫地去過日復一日的生活。剩下的 1/3,
值得一試的 APP — Lola
我一直都有用番茄鐘的習慣,一開始是用 Pomodoro 網頁版,後來把它內嵌到 Notion,搭配工作日誌使用。
而我其實知道〈專注旅人〉APP 一段時間卻沒下載,因為覺得都在電腦上操作就好,沒必要分兩個設備。
但是有次我意外看見 專注旅人產品設計日記 這篇 Medium 文章,非常敬佩背後的開發過程、設計思維,也因此下載來體驗後,就持續用了 3、4 個月到現在。
我喜歡的原因很簡單:〈專注旅人〉帶來的「陪伴感」非常溫柔、靜謐。
開發者也在文章中提到:多數專注產品都會在畫面上放一個大大的計時器,但這樣往往讓人更緊張。他反而選擇弱化數字,讓專注氛圍更柔和。
而我覺得另一個很重要的是音樂,除了聽不膩的專注配樂以外。當專注時間結束時,不是刺耳的鈴聲或鬧鐘,而是緩和的鳥叫聲白噪音,搭配旅人搭帳篷休息的場景,讓人從專注過渡到放鬆,非常舒服。
因為在使用番茄鐘工作的情境下,我常常會有一股想趕快完成、提高效率的期盼,但〈專注旅人〉給我的卻是讓自己步調維持剛好、不急不徐也能登上山頂的體驗。
文章裡還有很多有趣的細節,比如隱藏按鈕、畫面角色的巧思,推薦你不只下載這個 APP,也去讀一讀開發者的分享,你會更能感受到背後投入的用心唷!
值得一讀的書 — Marc
我是在讀奧運拳擊金牌林郁婷的書《夢想比痛還重》中,看到她提了這本書。當她在巴黎奧運受到鋪天蓋地的攻擊時,是如何不被影響,繼續一場一場比賽拿下,最終成為世界冠軍的?她說:關掉社群(雖然還是會有耳語),把注意力放在自己的準備上,其中的一個準備就是反覆重讀《冠軍心理學》。
這本書是寫給運動員看的,開宗明義就講了,頂尖運動員的身體素質其實都差不多,差別在於心理韌性。同樣都是大聯盟選手,其實都很強,但是真的會被我們認為強的人,不是身體強,而是心理素質強。
我們雖然不是運動員,但裡面的概念是可以應用於自己生活上的。例如專注、自信、內在對話、呼吸控制、焦慮管理等,這章叫「奪勝的心理技巧」。書中要求我們每天專注於一兩項技巧,重複並多次的練習。
不是運動員的日常生活,也有大大小小需要奪勝的時刻。勝利並不是壓倒別人才是勝利,而是一種心理感覺——我做到了我想做的事,我是勝利的。對我來說,這本書談及的心理技巧我早就都知道了,但是我沒有想過要在什麼時候、怎麼去運用。現在我在工作前,會做呼吸控制、心理圖像的練習,提醒自己內在對話以及專注在當下。我發現這些技巧對我的工作和心情非常有幫助,也 echo 這期電子報開場所說的——那些你以為你知道的事,很有可能你不知道;那些你以為重覆、無聊的訊息,其實你無法身體力行。
最近在 Threads 上看到一個算式讓我想了一下:
就算是小機率成功事件,只要重覆的次數夠多,成功機會就會大大增加
而我們日常生活的事件,成功機率大多不會這麼小;例如簡報要成功、推銷要成交、考上要考上,本來能力就已經很好的人,也許成功機率是 40%,那只要重覆做十次,成功機會就會高達 99.4%。就算原本能力不夠,成功機率只有 20%,重覆做個 20 次,成功機率也會提高到超過 98%。
我週末去上一個電視節目前,在車上反覆練習我要講的故事,最終才練習不到八次吧。我們都太小看重覆這件事了——不願意重覆看值得的書、上值得的課程、說重覆的話。想想自己學生時期為了考試,書是不是要一遍一遍的讀?沒道理長大以後,我們人生的難關都可以一次就過啊。擁抱重覆的力量吧,心理會覺得煩,會抗拒不想這樣做,但越是抗拒的事,越要去完成。
就像我不想整理房間一樣。
|
值得一試的花費 — Lola
這前一陣子我讀了侯文詠老師新書《變成自己想望的大人》,最印象深刻的是書裡提到的一項訓練機器人研究,研究中分成 2 組模式:
- 設定「明確行走目標」的機器人
- 設定「自由開放探索」的機器人
結果出乎意料:自由探索的機器人,最後反而能走得更遠。因為有行走目標的機器人,會自動避開容易跌倒的動作(像是跳躍、抬腳),反而限制了可能性;而自由探索的機器人,沒有這些框架,在各種測試後,最後讓動作更協調、表現更好。
原來有些「清楚的目標」是可能綁住我們的,以前會認為一定要照著某一條明確路線,才叫成功、進步。但其實,有些看起來是繞了路,卻會帶來意外的收穫。
-
也想起年初和朋友們交流,彼此使用六個罐子理財法後的記帳心得。在分享「學習帳戶」時,有人問我:「你這裡分類有課程、書,還有一個是『自由探索』,這個是花在什麼事情上呢?」
對我來說,就是花在不一定和工作直接相關,可能是 AI 工具、訂閱制服務,「想試試看」的東西,像是 2023 年時,因為好奇 Wordpress 架設網站流程,花了兩千多元買了一年的主機,中間還硬著頭皮聯絡英文客服,才解決問題成功上架網站。雖然這個網站經營多久就停掉,但沒想到,前陣子遇到朋友正在煩惱架站問題,我居然可以幫得上忙,也因此接觸到了意想不到的機會,發生這一切都感覺很剛好,但其實是過去的擁有了探索的機會。
---
不過,我覺得要保有這種「自由探索」的精神,不是單純執行六個罐子理財法,而是不再受金錢焦慮所苦,擁有的開放心態面對人生。如果你想要在生活和金錢上,都能感到更自由,推薦你來了解《你也能成為千萬富翁》,這堂課會從金錢心理到資產配置,幫助你從重整內在到產生行動,讓理財不再是焦慮的事情。
因為課程募資成果非常好,感謝願意支持的你
也特別延長了 2 天到 09/07(日)截止
讓還在猶豫的你,這個週末把握最後優惠囉!
輸入優惠碼【 METAVOICE300 】,再折 300 唷
🌱 和聲藝一起成長

養成好習慣
每天 10 分鐘帶你剖析自己、調整生活 單元逐字稿、重點筆記,複習沒煩惱! 專屬學員社團,互相交流切磋
|
|

每個人都能學會的生活溝通術
3 小時,打造個人專屬講稿系統 講稿自我檢核表,做好準備不緊張 專屬學員社團,社團直播問答存檔
|
如果你也喜歡這封信,記得將信移至主要收件匣並標記星星⭐ 才不會錯過新的來信囉!
如果你想跟我們交換你的想法或故事 都可以「這裡」回信給我們
|